“橋面雙向四車道寬敞平整
轉彎處視野開闊
以后去鄂州花湖機場再也不用繞路啦!”
10月10日
隨著最后一段防撞護欄安裝完成
大泉路高架橋(特大橋)
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

作為大泉路生態(tài)廊道工程的“咽喉”
大泉路高架橋僅次于
桂林南路高架橋(1710米)
是黃石城區(qū)目前第二長高架
大泉路高架橋橋面寬20米
雙向4車道設計
上部結構采用現澆箱梁與鋼箱梁組合
下部為板式花瓶墩與樁基礎
兼顧承重能力與美觀度

最引人注目的是花湖大道
花明路兩處45度轉彎設計
不設上下橋匝道的“連續(xù)流”方案
讓主線車流如“空中飛虹”般順暢銜接
未來乘車通過轉彎段時
還能透過車窗
俯瞰沿線街景與生態(tài)廊道風光
這座高架橋的建成
不僅是一項工程里程碑
更標志著大泉路生態(tài)廊道工程全面完工
作為長江黃石段EOD項目核心子項
工程總投資16.2億元
歷經2年7個月建設
串聯(lián)起
大泉路、迎賓大道9.36公里快速化道路
以及高架、人行天橋等配套設施

從黃石北站出發(fā),經大泉路高架可直達燕磯長江大橋,快速對接鄂州花湖機場、滬渝高速,去武漢、黃州等地的時間將縮短40%以上;
高架串聯(lián)起大冶、陽新與黃石城區(qū),沿線高校、產業(yè)園、商圈“串珠成鏈”,無論是實習通勤、周末探店還是跨校交流,都能享受“一腳油門直達”的便利;
橋下空間將打造綠色廊道,未來騎行、散步時,抬頭可見車輛有序通行,低頭便是草木蔥蘢,實現“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活力生活。
目前
項目正進行
橋面標線、照明系統(tǒng)等收尾工作
將在近期正式投入使用

對于在黃石市民而言
這座高架橋不僅是一條物理通道
更是連接都市圈的“紐帶”
周末去鄂州吃燒烤
去武漢逛展、去陽新看風景
都將因這條“空中快速路”變得觸手可及
隨著大泉路生態(tài)廊道工程通車
一座橋、一條路
正悄然改變著黃石市民的出行方式
也為黃石融入武漢都市圈注入強勁活力